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4966|回复: 9

[求助] 碳氮共渗时甲醇滴数减小会怎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1 1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井式炉内850度低碳钢 碳氮共渗时,氨气量不变,甲醇流量不稳定,会从160滴左右变小为40、50滴左右,这样会产生什么后果,是否会在表面层产生碳氮化合物层(即白亮层)。

签到天数: 2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10-1 12: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氮甲醇气氛的话,氮气流量不变甲醇滴量变小会引起炉内CO值下降,影响碳势计算,使得碳势偏低。
纯甲醇气氛,没有这个问题,
但以上两种气氛若甲醇滴量小到一定程度会使得炉内换气率不够,影响渗速。
白亮层的问题不用考虑,850C氨气分解率很高的,不会有那么高的氮势产生白亮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22: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大师!可我这里最近金相发现工件表面层有连续的碳氮化合物层(白亮层),考虑到甲醇流量经常变小。我想应该是因甲醇流量变的很小,在氨气和煤油不变的情况下,使炉内氨气量相对增加,导致氮势高而形成的。请各位高人谈谈看法,也还请楼上的大师再予指教。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0-3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因素控制条件下:不论是氮-甲醇气氛还是纯甲醇气氛,都会导致气氛组成改变,使CP降低。
双因素控制条件下:虽然气氛的组成改变,但不影响CP。
甲醇减少,相当于提高了NH3的量,会导致:1. 残奥增加,2. 如果是合金钢,则较多的合金元素与N结合,形成合金N化物,反而出现非马。3. 会出现壳状组织(碳氮化合物层)。与楼上所说的连续碳氮化合物层相视,但与氮碳共渗中的白亮层( ε 相和Υ’)不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3 1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CN共渗剂是:煤油+甲醇+氨气,这个在最初发帖时就没有交代清楚。现在看来煤油属强增碳剂、甲醇是稀释剂,甲醇流量变小会导致炉内碳势过高,结果表层必定会产生过多的碳化物或碳氮化合物,能采取措施是疏通清理甲醇输送系统的管、阀去除沉淀与阻塞物,滴注器加装锁紧螺钉防止震动导致滴量改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09: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几位的答复。我想再设想,如果是氨气量不变,甲醇和煤油流量都减小,是否也会在表层形成壳状碳氮化合物层。或氨气不变,甲醇减小而煤油量加大,又会怎样,表层是否也会出现壳状碳氮化合物层。之所以这样设想,是因为生产中,煤油流量是否也有大的变化和如何变化,我还不能确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4 09: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半天,你那个碳势不是自动控制的吗?如果是,即使甲醇减少了,那煤油量会相应减少或减低滴入频率啊,所不同的是压力有些变化。因为即使那样也是以渗碳为主,氨气大业只是催化作用明显加快了速度和硬化深度,不至于表面出现高浓度的氮化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我忘记交代我这里的碳势是自动控制的,但在碳势未达到时,煤油滴数是人工设定的。表面出现的应该是碳氮化合物层。虽然在800多度是以渗碳为主,但还是会出现碳氮化合物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4 10: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还是调节好氨气和渗碳气氛的比例吧,如果你不想要那个化合物层的话。你试过这个化合物层是初期还是后期为主形成的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6: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共渗完成后的产品中发现表面层有壳状碳氮化合物。无法知道是初期还是后期形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9 19:23 , Processed in 0.0507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