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0778|回复: 26

[讨论] 为什么国内厂家大部分用的抛丸介质还是选择铸钢丸而非钢丝切丸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9-25 17: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国内厂家大部分用的抛丸介质还是选择铸钢丸而非钢丝切丸呢,无论性价比和抛丸效果,抛丸效率都远远不如钢丝切丸.

签到天数: 11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9-25 17: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两台抛丸机分别使用铸钢丸和切丸。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5 18: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钢丝切丸效率是高,但有尖角,有的产品不合适

签到天数: 32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9-25 19: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1.要求不同,有人觉得就是清理一下,还用那么好的东西干嘛?强化厂家切丸所用比率正在逐步上升。
2.意识不同,环保意识,成本意识。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9-25 2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厂家沿用以前的标准,有的厂家是为了降低采购成本。
还有如果设备本身密封很差,用钢丝切丸浪费就太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6 15: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厂用的是刀切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6 15: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刀切和铸钢比,有什么优劣点吗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9-26 20: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钢丸灰尘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6 20: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钢丸爱碎,硬度低,强化效果一般,主要是清理,有撞击和磨得作用,切丝的硬度高,主要是强化作用,但切得不好有尖角,爱伤工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尤其对于低硬度的工件而言。时间长了可抵消副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7 1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钢丝切丸根据形状分圆柱形切丸 ,钝化后根据磨圆度不同分为G1、G2、G3
楼上所说可能是旧钢丝切丸吧,也称旧轮胎钢丝切丸,与楼主所说的钢丝切丸不是一种类型,无论是大小、形状、硬度都不能保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8 00: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半一半用吧,效果不错。只用铸钢丸效率低,灰大,表面效果好。只用切丸表面太粗糙,护板磨损太快。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9-29 19: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fwj5158


    钢丝切丸是什么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30 15: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hehewangrui


   用于齿轮、弹簧强化增加使用寿命,也可用于清理表面毛刺、氧化皮等专用钢丸,通过拉丝、裁切制作而成。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0-3 18: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fwj5158

那我想问一下,厚度在一毫米的金属钢带适合抛丸或者喷丸处理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4 0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效果一样的话 就要考虑成本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8 09: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ilafu


    我公司专业生产钢丝切丸,裁切后为圆柱形,若怕划伤工件我们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钝化处理,请问贵公司现在使用多大尺寸钢丸,我寄样品给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8 0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fwj5158


    1.5的,不以强化为主,所以用量不大。用的滕州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8 21: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1.要求不同,有人觉得就是清理一下,还用那么好的东西干嘛?强化厂家切丸所用比率正在逐步上升。
2.意识不 ...
察哈尔汗 发表于 2010-9-25 19:30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成本因素上,  相信慢慢地铸钢丸使用者会越来越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9 06: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个不同观点,主要还是看产品的适用性,未必全是成本的原因。资料并非是权威以及有普遍指导意义。某些资料宣称抛丸后表面硬度可提高4个RC 值,这个就不是适用于所有产品。目前一般工厂大多不具备表面应力监测设备,所以抛丸技术的普及才是关键,不是简单的用了什么材料就能解决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10 23: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个不同观点,主要还是看产品的适用性,未必全是成本的原因。资料并非是权威以及有普遍指导意义。某些资料 ...
silafu 发表于 2010-10-9 06:56



    一针见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10:48 , Processed in 0.0621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