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21 05: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得先明确,钢奥氏体化后如果平衡转变的话就会得到片状的P,当过冷度大一点的时候得到片间距教P小点的S,过冷度再大的话(同时小于析出B的过冷度,即转变温度在C曲线鼻尖以上时)就析出片间距更小的(在30-80NM)F与FE3C的混合片状组织.
然后就好办了,淬火T就可以认为是因过冷度不够大以析出M或B而得到的T,其显微结构是片状的.由于片间距较小不能在平时用的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
而回火T呢,是在回火过程中,由M析出的弥散分布点状RE3C,其各自在回火温度上升或保温过程中逐渐长大为小球状或部分新析出的成点状,在起长大时使得周围区域贫碳组织为F,因此回火T就其显微结构是球状的(想象一下球状P,当它的许多FE3C足够小且弥散分布在有限的小空间,就是我们在金相显微镜下看到的暗黑色的团状,(其显微结构也要借助扫描电镜等设备),而不是层片壮.
当然还有就是在加热不足或保温时间不够的时候引起的淬火T,就只能理解为钢在加热时由于条件不足以保证淬透而相当于中温保温,因此也为团絮状,恩,这点解释有点牵强.
以上是对其在结构上的片状和球状的区别..对于淬火T与回火T的机械性能的差别就如同片状P与球状P的区别一样,球状P的综合机械性能要好些.
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理解,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大家理解,单愿不引起误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