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暗香无痕

[求助] 为何渗不进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10-22 09: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yuliandy001 发表于 2015-10-20 14:33
用硬度法检测的是淬硬层,你要看渗碳层深度必须金相法,渗碳层深度够了但没淬硬到足够深度,你用硬度法一样 ...

对的,楼主碳层应早就超了。这种材料用硬度法来检有点难,换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8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公司的概念中,淬硬层就是渗碳层。虽然二者有区别,,再者我们没有看金相的仪器,也没有人会看。我打算寄出去,让同行帮助看一下。产品用在高压电柜远程控制器上,对于选材不做过高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0-22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香无痕 发表于 2015-10-21 13:51
我们的产品原来都是碳氮共渗的,现在都改为渗碳,不太稳定,比如同产品生产10炉,总有两炉不合格的,要不表 ...

就是碳氮共渗改成渗碳的问题,建议你们还是改回碳氮共渗。既节约成本又能控制好质量。说句难听的话,20#材料不做碳氮共渗,这不是做热处理的人干的。你们渗碳合格的8炉产品也是假象,你从装炉的中间(淬火油流动差的地方)抽检,肯定有不合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23 15: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渗时间够了 温度取920℃,碳势控制1.3 过程定碳,检测试剂加工过程碳势,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不变,渗层应该能够达到0.5mm,同时请用金相法结合硬度法检测。祝你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23 15: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香无痕 发表于 2015-10-18 14:25
丰东多用炉。使用一年多。没有测过炉温均匀性,淬火油没有测过,不过经常添加。是超速淬火油

这些不检测如何保证你的过程参数的正确性呢??必须测啊  炉温均匀性可以用简单的9点校温法  很容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23 15: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文者智 发表于 2015-10-22 10:47
就是碳氮共渗改成渗碳的问题,建议你们还是改回碳氮共渗。既节约成本又能控制好质量。说句难听的话,20# ...

20钢是做碳氮共渗,但以前的20钢不都是渗碳吗,但碳氮共渗确实要比渗碳好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0-23 16: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的是渗碳层深度及其硬度的控制。不是要表面硬度,碳氮共渗也增加成本。还是那句话,先测渗层,如果渗层够了,就从淬火冷却找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0-23 17: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金相、量一下渗层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0-23 1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andymdw 发表于 2015-10-23 17:10
做个金相、量一下渗层深度

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直接取一件深度未达标的零件重新淬一下火,看看有效硬化层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10-23 1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香无痕 发表于 2015-10-18 14:22
感谢各位!碳势应该没有误差,氧探头是新的,我们不看金相组织。只用硬度法测渗层,同样材料,同样碳势,同 ...

这就对了,渗层深度与时间关系很重要。从扩散定律就可看出时间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5-10-23 1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香无痕 发表于 2015-10-17 21:39
这个好像不是关建,温度提高了那么多,渗碳,温度最关键啊,

温度达到一定界限后,升高温度对提高渗碳速度比较明显,而对层深影响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23 2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层含碳量怎么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0-23 20: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青年 发表于 2015-10-23 20:03
渗碳层含碳量怎么测?

剥层检验含碳量(光谱或者化学法都可以),但是要注意剥层用刀具需要事先经过清洗,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24 01: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升高以后从0.3-0.4变成0.4了,应该还是有变化的。

还是做做定碳片实验吧,不是说你的氧探头是新的,读出来的碳势就一定是对的...提高碳势加强冷却应该效果会更好。温度太高可能导致晶间氧化的出现,这就得不偿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0-24 08: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巡洋舰 发表于 2015-10-23 16:37
楼主要的是渗碳层深度及其硬度的控制。不是要表面硬度,碳氮共渗也增加成本。还是那句话,先测渗层,如果渗 ...

碳氮共渗增加成本这点我不赞同。首先,做渗碳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按照楼主的工艺参数,渗碳层应该在0.7~0.9mm之间,但是硬化层只有0.3~0.4mm,如果要改善淬火冷却,就要从冷却介质和装炉的密度着手,换一炉的淬火介质的成本应该不用我说吧,再有,减少装炉的密度,也就是一炉料装的少一些,这里的成本也会提高不少吧。
  然后,改做碳氮共渗,首先设备不需要改动(原先工艺就是碳氮共渗),增加氨气就OK了,氨气的成本有多少呢?然后就是工艺的温度和时间,碳氮共渗的温度要降到880℃,工艺时间保守一些180min也就足够了。
  这样比起来哪个成本高,楼主可以对比一下。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0-24 0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文者智 发表于 2015-10-24 08:37
碳氮共渗增加成本这点我不赞同。首先,做渗碳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按照楼主的工艺参数,渗碳层应该在 ...

为什么一定要换淬火剂?做热处理冷却不好都要换淬火剂不如不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0-24 09: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楼主有效渗层是多少不清楚,是否渗层够了而一定深度的淬硬层硬度不足?再是碳氮共渗能增加70丝左右的硬度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0-24 10: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巡洋舰 发表于 2015-10-24 09:38
为什么一定要换淬火剂?做热处理冷却不好都要换淬火剂不如不做。

楼主只有超速淬火油和等温淬火油。如果油品有问题,那么这台炉子其他产品也不会合格,这点只要是楼主公司的不会不知道吧。既然淬火油没有问题,请问,如何在不换淬火剂的情况下,提高冷却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0-24 1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文者智 发表于 2015-10-24 10:04
楼主只有超速淬火油和等温淬火油。如果油品有问题,那么这台炉子其他产品也不会合格,这点只要是楼主公司 ...

淬火介质不是万能的,其他产品没问题,就能保证这种产品没问题了?提高冷速在不换介质的情况下难道就没有其他辅助办法了?静下心好好着摸我相信你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0-24 13: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巡洋舰 发表于 2015-10-24 11:22
淬火介质不是万能的,其他产品没问题,就能保证这种产品没问题了?提高冷速在不换介质的情况下难道就没有 ...

我没办法了,请您指导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7 12:56 , Processed in 0.0612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