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hnzzwzh

[讨论] 新井式渗碳炉经验交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0-18 18: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cnszgong 于 2011-10-18 18:23 编辑

你们的新碳控系统 不是能控制甲醇和煤油管路上的电磁阀打开关闭吗?有参比气管路和氧探头吧,当然也有平衡空气管路和电磁阀或者空气泵。
但就是不知道你们的煤油管路上的电磁阀是否是带比例控制功能的(也就是可以根据炉内碳势自动调节流量大小)还是简单的只控制煤油管路的打开和关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0-19 07: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设备的几个电磁阀寿命不长的,氧探头也不行,一年后就该变成滴注式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9: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1-10-18 18:06
你们的新碳控系统 不是能控制甲醇和煤油管路上的电磁阀打开关闭吗?有参比气管路和氧探头吧,当然也有平衡空 ...

电磁阀只是打开关闭,无比例输出,靠通断的频率来决定输出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proteam 发表于 2011-10-19 07:44
这个设备的几个电磁阀寿命不长的,氧探头也不行,一年后就该变成滴注式炉了

电磁阀是CKD的,厂家承诺一年,并说一般可用2-3年。氧探头还受到操作不当时的损害。坏得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9: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台炉子停炉后降温,一个需2小时降到880。一个只需1小时。为什么会这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9 1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需2小时降到880。一个只需1小时 那说明前面的那个炉子保温好 说明节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3: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路天使 发表于 2011-10-19 10:16
一个需2小时降到880。一个只需1小时 那说明前面的那个炉子保温好 说明节能

但升温到930,时间是一样的2.5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0-19 19: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升温速度好像还和 装炉量和零件的大小有关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1-10-19 19:06
升温速度好像还和 装炉量和零件的大小有关系吧。

昨天仔细观察炉温下降快的那台炉子。上区温升较慢,下区已到温930度,上区才856度。另一台下区到温930度时,上区也有900度左右。但现在金相检测结果还算均匀。

我又认真看了渗碳记录。碳势控制是这样计算渗碳层。在碳势超过0.50%后才开始计算。而我们渗碳开始后,将排气口关闭。碳势上升非常慢,0.01%/分钟都达不到。在前半小时,碳势基本不动。我在一台炉做了个试验,渗碳开始时将煤油滴量调成流状,流量计显示为20ml/min,结果碳势能在1小时内到1.25%。但问题是这样做会不会造成碳黑多呢?另外会不会有其它不良后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0-20 10: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排气没有排好,如果排好的话20分钟就可以碳势就可以达到1.0 ,煤油调成流状炉内会产生大量的炭黑,金相组织会有黑色组织和空洞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0: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hfslf 发表于 2011-10-20 10:40
你排气没有排好,如果排好的话20分钟就可以碳势就可以达到1.0 ,煤油调成流状炉内会产生大量的炭黑,金相组 ...

谢谢!升温有两个多小时,甲醇滴注也有180滴量,是哪个环节造成排气不充分呢。还请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0-20 18: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hnzzwzh 发表于 2011-10-20 10:30
昨天仔细观察炉温下降快的那台炉子。上区温升较慢,下区已到温930度,上区才856度。另一台下区到温930度时 ...

        1.“昨天仔细观察炉温下降快的那台炉子。上区温升较慢,下区已到温930度,上区才856度。另一台下区到温930度时,上区也有900度左右。但现在金相检测结果还算均匀。”炉子的直径有多大?炉盖风机的运转正常吗?其实这个可以通过测温的方式检验炉内实际温度是否和仪表显示的温度一致。
    2.“在碳势超过0.50%后才开始计算。"这和你使用的碳控系统软件设置有关系。一般厂家对软件的参考碳浓度设置为0.32%(金相检验渗碳层厚度时)~0.38%(金相检测有效硬化层)。设置成0.50%为深度计算点是否有点偏高。这样会造成实际检验的渗碳层(用金相法或显微硬度法)比你在软件上设定的深度都要深。例如:软件设定深度1.0 mm但实际检验深度1.2mm这样的偏差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5: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cnszgong 发表于 2011-10-20 18:27
1.“昨天仔细观察炉温下降快的那台炉子。上区温升较慢,下区已到温930度,上区才856度。另一台下 ...

校温结果相差不大。0.5%的设置是通过工艺试验得到的。原先设定0.4%,结果金相检测结果总是与电脑计算结果相差0.3左右。设定0.5%,相差只有0.1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6 13: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hfslf 发表于 2011-10-20 10:40
你排气没有排好,如果排好的话20分钟就可以碳势就可以达到1.0 ,煤油调成流状炉内会产生大量的炭黑,金相组 ...

请问,你们井式渗碳炉排气,需要多长时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26 18: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hnzzwzh 发表于 2011-10-20 10:44
谢谢!升温有两个多小时,甲醇滴注也有180滴量,是哪个环节造成排气不充分呢。还请指教。

设备漏气会造成排气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0: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建国 发表于 2011-10-26 18:39
设备漏气会造成排气异常!

周工,谢谢!
象井式炉,在排气阶段,我们是将炉盖盖紧,废气口打开。但似乎没有监督过是否漏气。请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判断是否漏气。

再有一现象请教,有一炉产品电脑记录在渗碳阶段,碳势、时间、温度都符合工艺要求,但金相检测结果比其前后炉都浅了0.3左右。这里有什么奥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1-4 1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hnzzwzh 发表于 2011-11-4 10:05
周工,谢谢!
象井式炉,在排气阶段,我们是将炉盖盖紧,废气口打开。但似乎没有监督过是否漏气。请问有 ...

如果要检测排气阶段是否漏气,那么把排气孔关闭一定的位置,使炉内有一定的压力,再用火把检测炉子周围就可以了!!!至于控制过程中出现的试块的检测和记录数据有偏差,那么可怀疑的地方就比较多了,比如:前期的排气不充分造成的强渗阶段的碳势建立缓慢,炉内的碳势值偏低,炉温偏低,以及冷却效果等都会引起这个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3: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建国 发表于 2011-11-4 11:30
如果要检测排气阶段是否漏气,那么把排气孔关闭一定的位置,使炉内有一定的压力,再用火把检测炉子周围就 ...

周工,谢谢!
     我想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我所经历的这些现象。不知能否请你将所经历的事件配合来说一说你的分析。我想那一定会是很有趣的经历。比如排气不充分,是炉盖没盖好,还是石棉盘根坏了一段,还是……,又是怎么发现的?(你说的检验漏气的方法,我想在星期一的时候去验证一下)
     还是回到渗碳层浅的那炉,我仔细看了电脑记录,该炉碳势建立得比前后两炉还早约30分钟。反过来是否可以说排气还充分些。另外电脑计算渗碳层是从碳势到0.50%开始的。所以排气晚一些(相当于碳势建立晚一些)只是增加生产时间而已。所以原因似乎还是要再加分析。
   不当之处,请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3: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疑惑的是三炉产品,中间一炉出现哪种异常可能性大呢。炉温偏低似乎太巧了。冷却都是风冷,会影响渗碳层吗?碳势值偏低,单这一炉不正常,怎么没有再现性、连续性。(我们哪台连续炉出过这样的问题,经过定碳确认是碳势显示值高于炉内实际值0.2%,对此问题,我也发帖表示我的疑惑:这种偏差是如何累积起来的,有什么规律性吗,一定要通过定碳来确认吗,定碳如果有偏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建国 发表于 2011-11-4 11:30
如果要检测排气阶段是否漏气,那么把排气孔关闭一定的位置,使炉内有一定的压力,再用火把检测炉子周围就 ...

经试火检测炉盖周围,发现炉盖上连接箱体的螺杆螺母处有漏火。这里会是影响排气的原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26 00:34 , Processed in 0.0621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