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hyq

[讨论] 探讨渗碳温度-碳势-时间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26 14: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设备:井式渗碳炉
炉膛体积:75KW的。
材料: 12Cr2Ni4A                    
试样(齿形样/圆柱样/或其他):¢30*30的圆柱样   
渗碳温度:92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降温):1.2%c/1.0%c/0.8%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4h/2h   
渗碳济:甲苯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重新加热淬火

淬火温度: 800               
淬火介质:20机油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 1.1~1.3mm

[ 本帖最后由 ltw369258 于 2008-4-20 10: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26 18: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多用炉
炉膛体积:¢2m*2m
材料:20CrmoTi
试样(齿形样/圆柱样/或其他):¢30*30的圆柱样
渗碳温度:92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15%c/0.65%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11:10:00/3:40:00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渗碳后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40  3:00:00
淬火介质:15号机油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1.0-1.25mm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9 22: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多用炉
炉膛体积:
材料:20CrMnTi
试样:齿形样
渗碳温度:90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1%C/0.85%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6.5h/1h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30
淬火介质:好富顿MT355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0.9-1.3mm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10-30 20: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丼式炉,多用路。
炉膛体积:60kw,90kw.
材料:22CMOH,
试样:(齿形样/圆柱样/其他)齿轮
渗碳温度:920---930度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10%c.0.9%C,0.75%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8h/9.5h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20度
淬火介质:好富顿G油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1.8----2.2mm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10-31 1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网带炉
炉膛体积:600宽10000长
材料:Q195料1.1厚
试样:家用指甲钳
渗碳温度:915(强渗)850(扩散包括淬火)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0.9~1.0%/0.8~0.9%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45~50分钟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50
淬火介质:5~7%AQ淬火介质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0.2~0.25mm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7-10-31 12: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丰东--1000多用炉.

使用设备:丰东--1000多用炉
炉膛体积:0.675m3
材料:20CrMnTiH
渗碳温度:90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2%c/0.85%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2h/1h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渗碳后降温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20.
淬火介质:好富顿G油.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1.06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1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7-10-31 16: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就知道这个和炉压,温度,合金系数,CO值,碳势,时间有关.有那位高人给个计算公式,以方便大家做参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50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8-2-28 0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cezjk 的帖子

材料:20CrMnTiH  渗碳温度:900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2h/1h

#26 cezjk  请问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1.06mm是如何测定的?

[ 本帖最后由 wya-8 于 2008-2-28 06:3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0 11: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第1小时渗碳层深度有没有最佳值?

用d=φ√t ,  t=1  d=φ 即渗碳第1小时渗碳层深度作比较 ,其值互相相差约20-30%。零件要求不同,工艺参数不相同。
但是不是可以提问:渗碳第1小时渗碳层深度有没有最佳值?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sdust 于 2008-3-20 11:5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3 1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各位:
       理论上说,C在α铁中的扩散快,渗C温度应该选择在912度以下,大家为什么都选择920或930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8-4-3 14: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多用炉
炉膛体积:
材料:20CrMnTi
试样:齿轮
渗碳温度:90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10%c/0.85%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4h/3h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20
淬火介质:K油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0.8-1.0mm

[ 本帖最后由 清闲阳光 于 2008-4-3 14:3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4-8 1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多用炉
炉膛体积:0.7m3
材料:20CrMnMo
试样(齿形样/圆柱样/或其他):¢30mm*300mm的圆柱样
渗碳温度:93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1%c/0.9%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100min/60min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渗碳后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50
淬火介质:泰利德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0.8-1.0mm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1 19: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参数:

我感觉2炉和5炉的渗碳速度不错;
我用丰东多用炉:
  温度920℃,6小时,1.15%
    920℃,4小时,0.85%
   直接淬火,层深1。1左右,经常发生深层浅的情况。
炉子每星期烧碳一次,炉内积碳很多。不知是什么原因,请大家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1 1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气氛是甲醇和丙烷,为什么碳黑那末多,我认为是甲醇和丙烷可能有问题,炉子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易普森炉子是什么气氛,可能氮甲醇的气氛回好一些,碳黑少一些吧。
   我多看几个易普森炉子的渗碳速度还可以,
   渗碳速度应该与工件大小有关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6-13 09: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23#、26#使用相同炉型、相同材料、相同温度,为何结果(硬化层深)差别那么大?尤其26#,时间那么短竟获得1.06mm硬化层深有点不可信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6-28 14: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75KW井式渗碳炉
炉膛体积:1m*3m
材料: 20CrMiTi                  
试样(齿形样/圆柱样/或其他):¢30*30的圆柱样   
渗碳温度:92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降温):1.5%c/1.0%c/1.0%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4h/2h   
渗碳济:煤油+甲醇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920降温至860均温15分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60              
淬火介质:32#机油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 1.1~1.4mm
淬后硬度60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9 0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一个工艺试验大家讨论
使用设备:多用炉
炉膛体积:2T炉型
材料:20CrMnTiH试样
(齿形样/圆柱样/或其他):¢25*30的圆柱+约1.8T同材料废料
渗碳温度:935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3%c*80min+0.65%c*120min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反复5个周期(最后一个周期1.1%c*40min+0.7%c*90min)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渗碳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10
淬火介质:出光MASTER  QUENCH  A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1.48/613HV   2.17/513HV
组织:C1级  M2级  A‘2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30 19: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多用炉
炉膛体积:1m3
材料:20Cr
渗碳温度:92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1.2%c/0.85%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3h/2h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直接淬火
淬火温度:850
淬火介质:好富顿K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0.8-1.2mm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30 19: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设备:井式渗碳炉
炉膛体积:不知道。90KW的。
材料: 20CrMnTi\20Cr
试样(齿形样/圆柱样/或其他):¢30*1500的圆柱样\5mm壁厚¢30左右套状
渗碳温度:930
渗碳碳势(强渗/扩散/降温):1.2%c/1.0%c/0.88%C
渗碳时间(强渗/扩散): 6h/2h\2h
淬火方式(直接淬火/重新加热淬火):渗碳后直接降温淬火
淬火温度:850
淬火介质:G油
渗碳达到的硬化层深:0.8~1.2mm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stigershu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1 2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很多都谈到了好富顿K油,在此有个疑问请教,就在本讨论的帖子中,有人已经征求大家的理解,好富顿K油冷却性能指标,没有看到几个朋友回答出来,为什么,只知用而不知为何用?
希望大家讨论:一次淬火温度及冷却性能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23 05:00 , Processed in 0.0647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