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cg94275257

[求助] 不锈纲 3CR13 4CR13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22 12: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所以因为 的帖子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国产的Cr13型料子我们这边都已经用了十几年了,在管坯类模具和医药用输液类模具里的型芯和型腔以及螺口上有大量应用,近几年要求高的模具也采购进口材料,不过,很多厂家都被蒙了,因为60%以上都是假货,其实现在做模子的人也知道,不就是图个成本吗?卖料的蒙做模子的,做模子的蒙他的下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6-24 16: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shenfuhai 的帖子

18楼讲得有道理,我们国家不是做不好,而是企业很多,技术水平层次不齐,想想看,我们尖端的什么没有?都有,但有很多是在不计成本的基础上搞出来的,假如楼上你是做老板的,我不相信你不考虑成本和工艺而无一味追求进口高品质,再想一下:国外的钢材大部分没有非金属检测这一相,而在国内就少不得,为什么?冶炼质量高低问题。再举个例子:316L的冶炼有几个厂家能达到成分要求?只不足才能奋发,才能改进才能进步,脱离目前的落后水平,不敢承认自己落后的已经说明落后了,大胆虚心接受别人的挑战,弥补自己的不足,才是有希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6 18: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g94275257 的帖子

如后续有线割存在开裂风险。建议高温回火后快冷,用两次,最后用一次低温回火,去应力。
个人意见,不足为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6-26 1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高温回火,可能达不到楼主的要求,我建议用240-280.回火,精加工后再回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26 2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高温回火后快冷可以避免回火脆性,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20类不锈钢可以说是铬的碳化物在晶界偏聚,造成脆性增加;可是快冷能够避免其的偏聚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6-26 22: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475温度下保温是不是应该考虑Cr的扩散速度,这可能是能否消除脆性问题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28 20: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来疏竹 于 2009-6-26 22:37 发表
在475温度下保温是不是应该考虑Cr的扩散速度,这可能是能否消除脆性问题的关键

以下推断不知对不对,请提意见。
通常情况下,在500度左右回火,会产生二次硬化现象;原因是残奥转变成新的马氏体;
上面这句推论如果正确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500度以下回火时,残奥转变成马氏体的量很少或是没有转变,对否?
所以出现在500度左右回火脆性脆性最大的现象。(上述讨论仅限于420类不锈钢)

[ 本帖最后由 shenfuhai 于 2009-6-28 20: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28 2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风来疏竹 的帖子

“再想一下:国外的钢材大部分没有非金属检测这一相,而在国内就少不得,为什么?冶炼质量高低问题。”
这句话不知道有没有依据;本人虽然见识比较少,但是还是知道有ASTM E45标准;内容是对非金属夹杂评级。特别针对塑胶模具用钢,一定要评级的。因为非金属夹杂影响到模具的抛光性能。见下图。

[ 本帖最后由 shenfuhai 于 2009-6-29 19: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28 2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ASTM E45 非金属夹杂评级

非金属夹杂评级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2 收起 理由
耿建亭 + 12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6-29 19: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shenfuhai 的帖子

“再想一下:国外的钢材大部分没有非金属检测这一相,而在国内就少不得,为什么?冶炼质量高低问题。”
本人指的是大部分的情况下,上述话是一位国内冶炼材料专家说的原话,我也观察了许久,确实也有一定道理。
以上只限于个人发言观点,请予以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6-29 1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shenfuhai 的帖子

500度以下指多少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29 20: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继续澄清上述非金属夹杂的问题,老专家固然德高望重,值得尊敬和学习;但是随口说的话未必都正确。针对塑胶模具钢而言,例如420类,象一胜百S136,S136SUP;日本大同S-STAR;萨斯特的1.2083或1.2316;日立的HPM38等等;再象P2O类或P21类塑胶用钢等等;都是需要检测非金属夹杂等级情况的,是必检项目。
  当然上述模具钢材只是钢材大类中比较少份量。和建筑钢材比的确占的比重小。也可能专家的话里缺少了某些定语的限制,导致了理解的错误。
  ----话说回来,我们在讨论模具钢专栏中,说大部分的钢材不检测非金属夹杂是不合时宜的。
    500度以下指什么温度?权且当作小于500度大于零度吧;不知有何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6-30 08: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shenfuhai 的帖子

很高兴和专家讨论问题。
1、关于475脆性问题的解释,我觉得不是由于残奥向马氏体转变时发生的二次硬化,是由于在这个温度区间在α-Fe铁当中析出富Cr相的缘故。有人测过这种富Cr相的成分组成,大概是80%Cr及20%Fe,晶格结构为体心立方点阵,点阵常数为2.878,这种富铬相处于介稳状态,在组织中高度弥散分布,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但由于它的点阵常数大于铁素体点阵常数,故析出时产生共格应力,从而使钢的强度升高,韧性下降,并伴随硬度的升高,这就是475脆性。
2、关于非金属夹杂的检验项目,我认同你个观点,在重要场合比如模具用材料应该属于必检项目。
3、关于非金属夹杂检验问题,诸如ASTM、ASME、RCCM等标准中对于不同钢种都有明确规定,我们也经常做。我国标准可参看GB/T10561-2005。
4、我在以前说的非金属夹杂问题主要基于表述我国目前冶炼水平确实和国外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非金属夹杂属于其中一项),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小甚至超越他们。国外公司如美国的日本的、法国的等由于对我们的冶炼质量不放心,所以对非金属夹杂检验项目看得很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30 19: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的答复,我非常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6-30 19: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讨论问题
诚如以上各位朋友热心讨论,普遍认为国产420类,如3Cr13或4Cr13或号称国产S136或2083等模具用钢,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沿晶碳化物或链状碳化物;在直接热处理使用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开裂严重问题,使用中表现出寿命不长的现象。请各位献策这种模具如何做热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师傅指教
   最好能商议出一个合理可行的热处理工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 19: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shenfuhai 的帖子

或许可抑制造成脆性的的物质在晶界的析出。
个人意见,不足为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 19: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shenfuhai 的帖子

根据有些图,在500左右以下回火,其残奥较在500及以上多。过500左右后回火,其硬度曲线急剧向下。
造成其二次硬化,还有析出铬的碳化物有关。
个人意见,不足为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1 1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耿建亭 的帖子

目前引发脆性的原因或者因素,其解释很多种,比如:碳化物析出在晶间偏聚、析出与铁素体共格但比铁素体晶格常数大的铁铬相,增加应力所致的脆性,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您倾向于哪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7-2 13: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沿晶碳化物或链状碳化物,这种料子还普遍存在带状碳化物,而且偏析的程度都较严重,我这里提供一张湖北黄石某厂生产的3Cr17Mo材料的原始组织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6 11:51 , Processed in 0.0629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