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孤鸿踏雪

[讨论] 大家讨论一下:这样的感应加热淬火产品可否以渗碳淬火取代?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11-2 14: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从目前大家接触的生产状况来看,能感应淬火的都不会专门去用渗碳淬火。尤其对于中碳合金钢渗碳后是否合理,在此纸上谈论不是很恰当,如果生产方面都不计成本了,我的建议是直接做几件产品,然后取一件解剖来对比渗碳淬火状态和感应淬火状态的差异,其余的产品送去做台架试验,如此对比比较佳。

理论上,40cr材质调质后心部韧性比较好,若该材质渗碳淬火后,心部很多的针状马氏体,其韧性相对较差。至此就需要考究该齿轮设计的使用环境状况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11-2 16: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会有区别的,40CR齿心部55HRC左右,硬且脆;而低碳钢渗碳HRC40左右,强韧兼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11-2 16: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会有差别的,4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齿心HRC55左右,硬而脆;低碳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HRC40左右,硬韧兼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16: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了一楼,发现G52,是指表面硬度HRC52吗?如果是这样直接淬火不就可以了吗?
另外,即使渗碳淬火,心部硬度不会有那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7: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711106@711106 发表于 2012-11-2 16:15
当然会有区别的,40CR齿心部55HRC左右,硬且脆;而低碳钢渗碳HRC40左右,强韧兼顾.

    这个系列的齿轮模数都是5,采用40Cr要求高频淬火,肯定是全齿都淬硬,高频淬火要求为G52,即齿部硬度50~55HRC,因为是全齿淬硬,那么,经回火并使齿部硬度达到50~55HRC范围后,其齿的芯部硬度会比50~55HRC低多少吗?

    如果采用40Cr直接渗碳淬火,当齿面硬度回火至50~55HRC时,齿的芯部硬度难道还会比50~55HRC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7: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whp1997 发表于 2012-11-2 16:29
仔细看了一楼,发现G52,是指表面硬度HRC52吗?如果是这样直接淬火不就可以了吗?
另外,即使渗碳淬火,心 ...

    看来我的表达没有太大的问题,还是有人看明了题意

    这个产品是磨齿件,整体淬火应该不成问题,但整体淬火的工艺和设备保证能力必须完全具备。回过来,如果材料选用40Cr不变,而进行渗碳淬火+(适当温度)回火,是指齿部硬度达到50~55HRC,则其芯部硬度应该比50~55HRC要低一些,而且可以肯定不会比齿部高频淬火+低回后的齿芯硬度高,岂不更有利于它的服役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18: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11-2 17:19
看来我的表达没有太大的问题,还是有人看明了题意

    这个产品是磨齿件,整体淬火应该不成问 ...

还不知道您的产品尺寸,楼上的朋友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模数5的齿轮如果全齿淬透(连高频都能淬透)的话,齿部冲击韧性可能不行,其实氮化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以前做到过壁厚比较粗的工程链产品,材料是中碳合金钢,为了提高服狱寿命,采用的是渗碳淬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1-2 18: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跟各位专家学到不少东西,有个问题有时困扰我,以前我在上海做大型滑轮是用的42CRMO材料,为什么要先渗碳再中频淬火呢,港口桥吊上的大型滑轮的中心应该不要硬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9: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whp1997 发表于 2012-11-2 18:05
还不知道您的产品尺寸,楼上的朋友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模数5的齿轮如果全齿淬透(连高频都能淬透)的话,齿 ...

     顾客设计要求齿部G52,而其模数为5,模数≤5的齿轮高频淬火是不可能单齿仿形(齿廓)实现齿面硬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1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11-2 19:07
顾客设计要求齿部G52,而其模数为5,模数≤5的齿轮高频淬火是不可能单齿仿形(齿廓)实现齿面硬化的 ...

您的工件如果是小齿轮,那不妨按您的思路做一下工艺试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whp1997 发表于 2012-11-2 19:12
您的工件如果是小齿轮,那不妨按您的思路做一下工艺试验。

     最大的Ф467(齿顶圆)×90(齿宽),最小的Ф130(齿顶圆)×60(齿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19: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11-2 19:20
最大的Ф467(齿顶圆)×90(齿宽),最小的Ф130(齿顶圆)×60(齿宽)。

不能总只围绕硬度考虑问题吧!
组织 。。。。基体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9: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2-11-2 19:46
不能总只围绕硬度考虑问题吧!
组织 。。。。基体组织。。。。

    我的理解:高兄这里的基体组织中的“基体”应该特指齿轮轮齿以外的本体的芯部。

    高兄估计一下,直接采用40Cr整体渗碳淬火,要实现齿部硬度G52(50~55HRC)的要求,其回火温度大约在什么范围?那么在这个温度范围回火后的基体组织应该是什么组织?

    而且因为工件(齿轮)比较厚大,在本体的截面不同深度处组织也一定不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2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11-2 19:55
我的理解:高兄这里的基体组织中的“基体”应该特指齿轮轮齿以外的本体的芯部。

    高兄估计一下 ...

一。齿部硬度用高于200°C的低温回火作保证。。。。
二。我想说的是渗碳过程中会否出现基体组织过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20: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点:
40Cr调质组织与低碳钢淬火低温回火组织比较,韧性的差别不是太大,
4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组织与低碳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组织的韧性是差很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2 22: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温度多高,保温时间多少?如果按920℃渗碳,40Cr表面含碳量会升高,但心部组织晶粒粗大,影响韧性和强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7: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工 发表于 2012-11-2 20:08
一。齿部硬度用高于200°C的低温回火作保证。。。。
二。我想说的是渗碳过程中会否出现基体组织过热?

    可以采用880℃以下的低温渗碳。如果采用40Cr渗碳淬火,要达到齿部(表面)50~555HRC的硬度,我估计回火温度应该在320℃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7: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yanjunsyj 发表于 2012-11-2 22:30
渗碳温度多高,保温时间多少?如果按920℃渗碳,40Cr表面含碳量会升高,但心部组织晶粒粗大,影响韧性和强度 ...

    干嘛非要采用920℃渗碳?看来阁下没用搞过860℃的低温渗碳。

    对于40Cr渗碳淬火不能局限于常规的思维和渗碳工艺参数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3 08: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HH1362 于 2012-11-3 08:24 编辑

杨工:是否考虑渗c低温淬火,淬火温度为790,芯部得到的是混合组织,,我们有些出口产品芯部也是混合组织,主要是客户硬度要求很低,客户也认可,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LHH1362 发表于 2012-11-3 08:23
杨工:是否考虑渗c低温淬火,淬火温度为790,芯部得到的是混合组织,,我们有些出口产品芯部也是混合组织,主 ...

    感谢提醒,当然可以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26 11:27 , Processed in 0.0635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