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902|回复: 16

[求助] 此氮化要求能否达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5-30 15: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excellence 于 2012-5-30 18:52 编辑

一:材质:42CrMo4(化学成分及钢材指标,特别强调Mo含量≥0.19%)
调质强度:QT :Rm:900-1050N/mm2   调质硬度:推荐在:290-310HB,心部不允许有块状铁素体
热处理工艺:气体硬氮化(允许整体氮化)
要求:检测齿部
         1,氮化深度Nht:400HV0.3=0.2-0.35
         2,表面硬度:550-710HV5
         3,化合层中白亮层深小于0.01
         4,氮化脆性:1-2级合格
         5,化合层中疏松:1-2级合格
         6,氮化层中脉状氮化物形态:1-2级合格
         7,其他要求参照GB/T11354-2005检测。



请教各位大侠,客户为什么不允许离子氮化,只能用气体氮化。以上要求能满足吗?还有就是疏松是存在于在白亮层中还是化合层中?

    小弟对氮化处理刚接触,望前辈高人指点。
                 多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0 17: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以为这个氮化产品的技术要求难度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5-30 18: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哪种氮化方法可以理解为客户要求之一,有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能够达到技术要求,但客户就是要指定某一方法(气体、液体、离子的都有),在不能协商改变的情况下只能去满足客户要求。
关于疏松问题看看GB/T11354-2005标准便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22: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excellence 发表于 2012-5-30 18:59
用哪种氮化方法可以理解为客户要求之一,有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能够达到技术要求,但客户就是要指定某一方法( ...

谢谢你的回贴,我们看来只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了,沟通无果,还得继续寻找气体氮化的厂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2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5-30 17:45
楼主以为这个氮化产品的技术要求难度在哪里?

气体氮化现在很少了,找了好久没找到,都是离子氮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1 0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LSL555 发表于 2012-5-30 22:10
气体氮化现在很少了,找了好久没找到,都是离子氮化。

这个讲法,不正确。离子氮化因为其污染小,逐渐在一些场合起到作用。但是气体氮化依然是主流,更何况在一些条件下,气体氮化是不能被离子氮化所取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1 08: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LSL555 发表于 2012-5-30 22:10
气体氮化现在很少了,找了好久没找到,都是离子氮化。

    气体氮化很少了?我可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目前气体氮化应该是比离子氮化占有量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08: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翻云 发表于 2012-5-31 01:11
这个讲法,不正确。离子氮化因为其污染小,逐渐在一些场合起到作用。但是气体氮化依然是主流,更何况在一 ...

老师能具体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用气体氮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1 1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2-5-31 10:22 编辑
LSL555 发表于 2012-5-31 08:48
老师能具体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用气体氮化吗?


    我来替浪翻云回答你:离子氮化的化合物层难以突破0.009mm,而现在有很多顾客的产品要求白亮层厚0.010~0.025mm,在此情况下,离子氮化就“难当此任”,而气体氮化可“担此重任”。
    而且,众所周知,离子氮化是一种“视线加工”,其工艺本身的缺陷实现而易见的。它所具有的渗速快的优势,在深层渗氮中并无任何优势可言。
    我想说,从事技术工作的一定要树立辩证思维观点,切不可陷于“黑白二分法”的樊笼里,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百利而无一弊的氮化方法,所以离子氮化和气体氮化可以“各领风骚千百年”,而不要试图淘汰其中的任何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6: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5-31 10:17
我来替浪翻云回答你:离子氮化的化合物层难以突破0.009mm,而现在有很多顾客的产品要求白亮层厚0.0 ...

再次谢谢老师的回复,而此产品中的要求白亮层小于0.01,正符合老师说的离子氮化所能及,想请教老师,针对此零件的所有要求,客户必须要选用气体氮化的初衷是什么?(离子氮化应该能满足此零件的要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1 16: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LSL555 发表于 2012-5-31 16:49
再次谢谢老师的回复,而此产品中的要求白亮层小于0.01,正符合老师说的离子氮化所能及,想请教老师,针对 ...

   选择离子氮化的用意可能就是为了限制白亮层厚度,因为白亮层越厚,疏松的倾向越大,从这个方面考虑,选择离子氮化也有助于疏松程度(级别)的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5-31 16:59
选择离子氮化的用意可能就是为了限制白亮层厚度,因为白亮层越厚,疏松的倾向越大,从这个方面考虑,选 ...

可是客户要求必须用气体氮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5-31 17: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5-31 16:59
选择离子氮化的用意可能就是为了限制白亮层厚度,因为白亮层越厚,疏松的倾向越大,从这个方面考虑,选 ...

这个工件对变形的要求比较严格的吧?其他要求上气体和离子都应该可以满足。
杨工,这个帖子你还没答复我呢,http://www.rclbbs.com/forum.php? ... &extra=page%3D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1 17: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LSL555 发表于 2012-5-31 08:48
老师能具体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用气体氮化吗?

    气体氮化要求“化合层中白亮层深小于0.01”,难以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1 17: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tlx322 发表于 2012-5-31 17:25
这个工件对变形的要求比较严格的吧?其他要求上气体和离子都应该可以满足。
杨工,这个帖子你还没答复我 ...

    我刚才已回复你的帖子,但恐怕不是你想要的内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12 16: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白亮层小于0.1很难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20 1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mse319 发表于 2013-7-12 16:09
个人觉得白亮层小于0.1很难控制?

“个人觉得白亮层小于0.1很难控制”是不是.后少个0?
离子氮化化合层厚度不好控制,从无到有,0-0.03mm也做到过,只是我不是高人,难以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8 09:04 , Processed in 0.0643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