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0-12 16: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上传不了~~~
硬度
Cr12MoV钢经不同温度淬火和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硬度实验数据见表1所示。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
(1)Cr12MoV钢淬火后的硬度与淬火温度有极大关系,980~1040℃淬火获得的最高硬度为63~65HRC。
(2)Cr12MoV钢的回火稳定性高,980~1040℃淬火,200℃回火2次,每次2h,硬度为59.5~60.5HRC,250℃回火1h,硬度为58.5~59.5HRC。
(3)1100℃淬火,520℃回火2~3次,“二次硬化”硬度最高为60.5~61HRC。
(4)1130℃淬火,520℃回火3次,硬度仅提高到50HRC,在550℃回火1~2次,硬度提高到58HRC。1200℃淬火,520℃回火3次,硬度提高很少,经550℃2次回火,硬度提高到59HRC。
(5)Cr12MoV钢经1040℃淬火,500℃回火后硬度为57.5HRC,520℃回火2次,硬度为56~57.5HRC,看不出二次硬化现象。
(6)Cr12MoV钢的热处理工艺,有一次硬化法和二次硬化法2种。研究表明,一次硬化法淬火温度为1010~1040℃较好,回火温度一般为200℃回火两次。二次硬化法淬火温度为1100~1120℃较好,回火为520℃,2~3次较好。
(7)为了获得热硬性和高耐磨性,对Cr12MoV钢采用二次硬化处理法,因为含有较多合金元素和碳的残留奥氏体具有高的回火稳定性,只有经过多次回火才能使大部分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在提高淬火温度或回火温度偏低的情况下,要增多回火次数,实验表明,淬火温度提高到1150℃以上时,在520℃回火4~5次可能作用不显著,也不经济,不如提高回火温度效果好。
(8)采用冷处理可以减少回火次数。淬火后把工件冷却到-80℃左右,能使大部分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冷处理的温度-80℃足够,因为温度再低,残留奥氏体转变得非常缓慢,冷处理后还要进行一次520℃回火,以消除内应力和使冷处理后保留下来的大部分残留奥氏体发生转变。
金相组织
Cr12MoV钢热处理状态不同,显微组织变化很大,特别是1150℃以上温度淬火的组织比较特殊。
(1)800~880℃淬火,未回火的试样组织为:马氏体+屈氏体+碳化物。材料碳化物偏析比较严重,奥氏体成分不均匀,稳定性程度不同,硬度由低到高
(2)950℃、980℃、1010℃淬火,未回火的试样为正常淬火组织:马氏体+碳化物+残留奥氏体。
(3)1040℃、1070℃淬火,未回火的试样为正常组织: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残留奥氏体)。
(4)1100℃~1160℃淬火,未回火的试样为粗针状马氏体+碳化物+残留奥氏
(5)1200℃淬火,未回火的试样,组织为很粗的针状马氏体+少量碳化物+大量残留奥氏体。
(6)1230℃淬火,未回火和低温回火的试样,为针状马氏体+少量碳化物(带状)+大量残留奥氏体,晶粒很粗大,晶界上有淬火显微裂纹。
(7)1280℃淬火,低温回火的试样,为粗针状马氏体+极少量碳化物+大量残留奥氏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