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2521|回复: 8

[求助] 35#球化退火球化组织不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2-27 15: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35#,球化退火,现硬度135HBW。工艺为750℃保温8小时,随炉降温到680℃保温15小时,随炉降温到500℃出炉。感觉球化不好,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一段,求大神指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签到天数: 136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5-2-27 15: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炉冷却冷速太快了,冷却速率:≤30℃/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25-2-27 15: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gxia 发表于 2025-2-27 15:40
随炉冷却冷速太快了,冷却速率:≤30℃/h

您指的是750-680这一段冷却速度太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6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5-2-27 16: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2段的冷却速率都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3-2 12: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球化退火是将渗碳体从片状碎化成粒状,关键是温度和时间的长短。温度高和时间长就会让组织没有颗粒状的渗碳体。从你的图片来看是这样的。
35号钢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通常在退火状态下具有较低的硬度,便于加工。以下是35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及其硬度的相关信息:

### 35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和后续热处理性能。35号钢属于亚共析钢,通常采用以下球化退火工艺:
1. **加热温度**:加热至Ac1以上30℃~50℃,即大约750℃~800℃。
2. **保温时间**:根据工件尺寸和形状,保温时间通常为1~3小时。
3. **冷却方式**:
   - **普通球化退火**: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至500℃左右,然后出炉空冷。
   - **等温球化退火**:保温后快速冷却至略低于Ar1的温度(如650℃~680℃),等温保持一段时间(通常是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然后随炉冷却至500℃左右,出炉空冷。

### 35号钢球化退火后的硬度
球化退火后的35号钢硬度通常较低,一般在156HB以下。这种硬度水平便于切削加工,并为后续的热处理(如淬火和回火)做好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6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5-3-3 11: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1、第一个保温温度偏高,并且保温时间太长了,一般情况5-6小时即可;
2、第二个保温时间太长了,3-4小时不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5-3-4 09: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选择725度加热保温,随炉降温至660-680度保温至少8h后,随炉降温至500度以下出炉,试试?
由于我不清楚你用什么炉子?产品长啥样?怎么装炉方式?所以加热保温时间,我不给出意见,总之,让炉内产品的所有部位确保到温并适当保温即可;选择725度的加热温度,是视35#内的原始片状珠光体为接近70#的组织,让片状珠光体部分奥氏体化+剩余的点状颗粒渗碳体状态,开始缓慢降温时成为核心;
选择660-680温度并足够的保温时间,是确保球粒状珠光体形成有温度场保证;
选择随炉降温至500度以下出炉。不选择高于此温度,主要是为了出炉时,产品表层氧化皮不至于过重;不选择过低温度,是为了生产效率,不至于产品在炉内时间过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7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3-4 09: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工艺浪费时间和电费。
你的温度准不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2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5-3-5 1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火山 于 2025-3-5 14:48 编辑

球化不良&不均匀的原因是:
1,退火加热温度低,保温时间短,最终生成细片状珠光体和点状碳化物;
     加热温度高,加热时间过长,产生大颗粒碳化物及粗片状珠光体;
(  球化退火前用正火消除网状组织或大块状碳化物)
    退火加热温度低,使奥氏体化不均匀,原始组织中渗碳体未完全断裂,碳原子扩散不充分。通过共析转变温度时,在富碳区,未溶解碳化物迅速长大,并按球状析出,在球状碳化物周围伴随铁素体形成;
在贫碳区,首先形成细片状珠光体,若在Ar1以下停留时间过短,使渗碳体不能充分球化,最终冷却后,形成条状组织、多角形及人字形组织。
加热温度太高时,渗碳体全部溶解,球化时失去渗碳体核心,不利于球化,而导致球化不均匀。
2,中低碳钢在球化退火时,因碳化物少,球化时碳原子扩散距离大,球化困难,易形成片状组织,故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保温时间。
亚共析钢中存在大块状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球化退火后,碳化物分布极不均匀。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时,当只用少于A1以下温度低温球化退火时,即使长时间保温,球化还是很困难的。
在相同的含碳量下,球化温度一定时,球化退火时间越长,碳化物晶粒越粗大,硬度越低。
在相同的球化时间内,球化温度低的硬度高。
从奥氏体化温度冷却到等温时的冷速越快,转变温度越低,使铁素体和渗碳体扩散越困难,越不利于形成球状组织。故应以10~20℃/h的冷速缓慢冷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6 07:30 , Processed in 0.0534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