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xljh8

[原创] 感应淬火:一圈打天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4-12-29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ljjsunny 发表于 2024-3-1 09:47
一圈打天下或二圈通吃,这些都是有前提的情况下才可以讨论,就拿生产相似型号的情况下来说(差异很大的产品 ...

前辈,使用不匹配的感应线圈,强行提高功率来达到指定温度,这样做对吗。
厂里的工程师,为了提高产能,把运行速度开到最大,设备功率开到最大,缩短加热时间。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感觉电效率极低。设备容易坏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4: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圈打天下,是相对的。
一个产品匹配一个专用感应器或一种规格的感应器,肯定是最高效的。
但产品更换频繁,需要频繁更换感应器,为了“节约”时间,提出“一圈打天下”的概念
不顾设备的具体情况,一味的蛮干是不可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9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4-12-30 13: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haa1 于 2024-12-30 14:02 编辑

同意相对来看,一定要结合设备情况、感应器情况、工件种类、数量综合来看。
1、如果变径轴扫描感应器可以完成,且匹配效率还可以,那相近尺寸结构的变径轴类工件完全可以一圈打天下。
2、如果其他轴(不管变径大小)跟上面一种直径相差很大,那就要看量怎么样了,量小无所谓了就,量大的话,那就最好匹配合适直径的线圈来打这个天下,节拍效率上节省的时间肯定比感应器换型耗费的时间要划算的多。
3、如果台阶落差比较大,一般线圈处理不了或者处理不好的感应器,那就两个方向了:整体加热用仿形感应器;扫描用葫芦形的或者双半圈感应器。
仿形感应器基本就很难兼容其他工件了,即便形状结构很接近的。
葫芦形对于工件长短变径的兼容性要好,不过效率要低很多了,而且要求设备有负载前后移动的伺服系统,对于量不大的或者产品前期开发的时候用着可能会相对划算一下。
双半匝个人用的少,之前只有一种轴用过,感觉调试起来比较麻烦,出来的效果也不如上面两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5: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xljh8 于 2024-12-30 18:11 编辑

也只有亲自掌勺的,才能有切身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1-3 14: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wei 于 2025-1-3 14:10 编辑

05年毕业后,主管的领域有感应热处理、化学热处理、调质、正火、余热淬火等等,感应方面,手里的设备从国产电子管高频电源,手搓线圈,自制手动操作台,逐步更新到进口数控感应淬火机床,对专业化设备感受颇深,学校是打基础的,如果想在感应热处理入门并深入研究开展工作,建议学习一下沈庆通老先生的《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当年毕业就手捧此书,研究了近2年,才敢说刚入门,带领操作工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行业是汽车零部件,批量大,要求高,一圈打天下确实难度很大,因为乘用车不是工程机械或者农机,一圈打天下可以实现,但是风险极高,行业不同要求不同,如果企业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建议谨慎应用,干成很容易,但要保证质量、保证一致性,还是要接受专业化的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3: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xljh8 于 2025-1-4 15:37 编辑

20年前两条生产线做一汽解放重型卡车曲轴,线上分别是两台1000万元的进口淬火机床(无锡柴油机厂的设备是德国的、我们线上的设备的是日本的)感应器都是10万元左右的原装货,先后不同原因,出现了批量开裂(不是曲轴原材料问题),我们先解决的,无锡柴油机派专家组来取经,
从此以后,我不再迷信高端设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1-5 09: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源野 发表于 2024-12-29 13:49
前辈,使用不匹配的感应线圈,强行提高功率来达到指定温度,这样做对吗。
厂里的工程师,为了提高产能, ...

使用不匹配的线圈强上的风险是很大的。电源也会由于长时间在高载荷下运行,出现输出功率越来远大波动,IGBT损坏会比较频繁。
如果是懂行的工程师,是不会同意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
我们公司我就制定了规则,使用最大功率不可超过电源功率的7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1-5 09: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whwei 发表于 2025-1-3 14:09
05年毕业后,主管的领域有感应热处理、化学热处理、调质、正火、余热淬火等等,感应方面,手里的设备从国产 ...

我03年毕业,随后的20年主要在感应热处理混日子,公司的产品主要用在汽车上,就我这些年的经验来看,汽车主机厂(合资品牌)的没有1家同意使用的兼用线圈的。兼用线圈的坑太大了,根本填不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1-5 09: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txljh8 发表于 2025-1-4 13:05
20年前两条生产线做一汽解放重型卡车曲轴,线上分别是两台1000万元的进口淬火机床(无锡柴油机厂的设备是德 ...

前辈,我也不迷信啥高端设备。
我的看法是,高端设备可以减少和降低品质发生的概率,或减少异常品流出的可能性,以及更加方便简单的进行设备维护与管理,同时生产效率上也会提高。
但是,绝对无法杜绝异常的发生。
有时候国外的设备价高但质量也就那样,有时候还会觉得咋把程序逻辑设计成白痴一样。
但是回过来一想,各国的国情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国外的设计并不是按咱们的思路设计的,所以就笑笑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5-1-12 1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ljjsunny 发表于 2025-1-5 09:34
使用不匹配的线圈强上的风险是很大的。电源也会由于长时间在高载荷下运行,出现输出功率越来远大波动,IG ...

厂里的两台中频日常就最大功率运行,已经使用一年多了 没出过什么故障,甚至我看见过操作工吃饭去了,不关感应器,空载运行都不出故障。
超音频,功率到满负荷的90%,运行不了多久就会故障。对奥氏体无磁钢感应加热效果也很差。
感觉损坏与否和设备频率关系还是挺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1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1-12 14: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实现的,能用但是不合格,因为工件尺寸不同,感应器距离不同,淬火层深硬度都不一致,如果有花键的更难达到齿根硬度层,一圈 打天下可以也是局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1-13 08: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源野 发表于 2025-1-12 13:25
厂里的两台中频日常就最大功率运行,已经使用一年多了 没出过什么故障,甚至我看见过操作工吃饭去了, ...

空载运行?没有零件的情况下电源依旧在输出电力?
贵司的设备我没见过,可能比较耐造吧!
关于故障的形式,我想说的是,对于电源来说,稳定性出现了较大偏差就属于异常了。
比如要求输出功率是100KW,一开始的时候实绩输出功率在±3KW之间波动。
在1年后出现了±10KW的范围内波动,在我看来电源已经出问题了,只是设备还能生产,但是品质风险已经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1-14 12: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txljh8 发表于 2025-1-4 13:05
20年前两条生产线做一汽解放重型卡车曲轴,线上分别是两台1000万元的进口淬火机床(无锡柴油机厂的设备是德 ...

好设备可以大幅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这个是不能否认的,与品牌无关,与设备的设计合理性、制作精密性、使用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不知道您是不是遇到过什么问题,导致您听说进口高端设备就抵触,我自己手工做的线圈还在老设备上使用,不过配有图纸和配套工装,做出的线圈重复性基本是有保证的,但是老设备的可靠性确实已经存在较大问题了,所以只是用在特定场合上。一圈打天下我觉得符合图纸很容容易,但是稳定很难,真正保证设计性能更难。个人意见,如有偏差,欢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6: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感应淬火30多年,见过各种设备、产品、人等,酸酸甜甜、一言难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2-21 19: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考虑加热效率和设备稳定性的话可以这样做,有时候热影响区间不大好控制。淬硬层指标要求高的话,难度比较大。如果淬火工艺带感应回火,这个有一定的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10: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在企业是万人以上公司,质量体系比较完善、运行也正常,集团公司、子公司质量监督员每天在现场监督检查,不会允许出现质量失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5-2-22 17: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ydz 于 2025-2-22 17:37 编辑

类似这种形状的加热圈,针对直径大些的轴类可以,针对台阶轴可以减少加工工序。小直径的细长轴这种做出来变形量不好控制,我感觉是个难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4-7 07:48 , Processed in 0.0593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