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6304|回复: 13

[讨论] 推盘炉的设计合理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6-21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如图,是一台推盘式炉子的平面简图(是一条生产线的一部分)。虚线是炉膛区域,炉膛两侧布置12支辐射管,每支10KW。拟分左右两个区,每区60KW,单独控温。图中A向是进料方向,B向是出料方向。炉内设置5个料盘位置,最后一个位置为空盘位置,淬火前推到这个位置随即推出淬冷。每盘零件重量280Kg(含料盘),进炉温度600-650度,推料周期35分左右。工件淬火温度840-850度。有几个问题:
(1)右区温度如何设定有利于工件温度的均匀?有人建议该区温度高于左区温度,但我觉得这样会造成一盘上的零件温差大。
(2)风扇的位置设置在5个料盘的中间位置是否合理?
(3)两个区的热电偶位置是否合理?
(4)滴注管、氧探头位置是否合理?(渗剂为甲醇和醋酸乙酯)


[ 本帖最后由 WJFU66 于 2009-6-21 11:0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6-21 1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盘渗碳炉

炉温好像不太容易很均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2 08: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为何设置两个温区?进炉口和出炉口的温度损失大,加热管基本上一直是在大负荷工作,单独分出来好控制一点.你进炉口和出炉口各一个区,中间做一个区,控温会比现在好很多.同一台炉子只能让不同温区功率不一样,温度肯定要设置成一样的,不然就没有温度均匀性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09: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whxy920 的帖子

之所以设两个区,就是考虑温度的均匀性问题。如果一个区控制,若按右区温度控制则左区温度会偏高,若按左区温度控制则右区温度会偏低,而设两个区可以单独控制。但要搞成三个区我觉得太复杂了,似乎也没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2 18: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JFU66 的帖子

1,右侧温度高于左侧温度不当。因为进料温度为650度,我认为在进料端辐射管排列应该再密集一些以保证进料区的供热,而出料段因为是保温段,供热可适当减少,力争两区温度设定一样。
2、风扇位置我认为合理。
3、热电偶位置我认为非常合理,不愧为专家!
4、滴注管于风扇于相对位置ok,但滴注管于氧探头的相对位置值得商榷。我认为氧探头应该位于滴注管更远离风扇中心的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21: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天津鼎元 的帖子

十分感谢您的指点!
1、有过右侧密集布置的考虑,但对于密集程度要求没有经验,过密是否影响辐射管的散热进而影响辐射管寿命?有什么合理的数据依据?
2、氧探头的位置只考虑了置于滴注管的背风位置,对于应“更远离风扇中心的区域”不明其中深意,还请赐教。(更远处渗剂裂解更充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3 1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JFU66 的帖子

右侧温度高于左侧这方法肯定是不可行的,考虑到进炉的工件为冷料(即使前面有预热炉,一般为400‘C-450’C),对于加热炉来说还是冷工件。所以右区一般称为升温区,左区称为保温区(渗碳区)。升温区的功率应考虑大于保温区,这里所说的二个区为炉体上分区,长度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从图上看前二个料盘应该为升温区。所以可以考虑将右侧前三排加热器布置的密一些,不要超过第二个料盘的位置。同时拉开左侧三排加热器。3,4号料盘为保温区,这里的温度均匀性非常重要,建议将风机置于二料盘中间位置。如图所示均匀分布加热器,也可以考虑相应提高升温区的功率。
要提高升温区功率一般常用二个方法:1,密集布置加热器。2,加大加热器功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3 13: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WJFU66 的帖子

我个人意见是氧探头到风扇中心的距离应该大于滴注管到风扇中心的距离。因为风扇是搅拌风扇,风向是从风扇中心向外流向的,如果将氧探头放置于滴注孔的“上风口”,则会造成碳势数据滞后碳势控制执行。不利于碳势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3 1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辐射管之间、辐射管于工件之间的安全距离在工业炉设计手册里应该有(我印象中至少后者有)。如果需要,我会让我们技术部帮您查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4: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天津鼎元 的帖子

再次感谢!!!
并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辐射管之间、辐射管于工件之间的安全距离),您那里资料肯定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4 14: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WJFU66 的帖子

不客气!

辐射管之间的中心距离应该是其管径的2倍以上。

[ 本帖最后由 天津鼎元 于 2009-6-24 14: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4 14: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问题:你的炉膛设计这么短,料盘那么大,每次开炉门的时候温度、气氛损失都会很大,那么波动会很大的,这点考虑了吗?同时前区的功率为60千瓦是否小点,你还要考虑你的周期很短35min,这样加热就混很频繁,辐射管的寿命就会受到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4: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天津鼎元 的帖子

谢谢!
这样的话右侧辐射管还可以再密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5: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ssqfaw 的帖子

谢谢回复
1、进、出料端都是密封的。
2、工件进炉温度600-650度。功率应该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14 02:47 , Processed in 0.0611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