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mamin5000

[求助] H13热锻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 18: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的帖子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感觉工艺可行,

只是感觉淬后空冷到100有点高,回火后风冷可能好一点,空冷可能不太好.
当然第一次回火可风冷到约300再空冷以确保工件不出现开裂.如果胆大点,也可试一下第一次回后风冷到150左右再空冷

个人意见,不足为凭.

[ 本帖最后由 耿建亭 于 2008-8-1 18:4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8-3 19: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的帖子

耿工,根据大同的一些实验数据,模具的预冷到550度,预冷速度即使为3度/分钟,然后采用快冷的方法,钢材的性能也十分优越.由于是技术资料的原因,我还不清楚实际的技术条件.但是现在的大同的这种工艺做法,充分的发挥了钢材的性能.所以有理由推断预冷到800多度时,晶界不会有碳化物的析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8-3 2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这种材料的模具用真空炉干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4 16: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高手发言,小弟我都不敢说话了,看了LZ的工艺我也有点疑惑,我们一般做的淬火温度都在1030,这个温度按LZ的工艺回火硬度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8-4 1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的帖子

很多的资料表明,压铸模晶界的碳化物析出温度是在600-800度,楼主预冷至800多度应该没问题,温度太高还要考虑到变形及开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5 05: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尺寸是420-180-190
保温淬火过长.这样做法组织肯定不合格.回火-580都可以回下来,你的材料好假.
时间比一胜百的还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0: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老师朋友的指教.新的模具按照修改的工艺做了,使用情况我将及时告诉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9 22: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淬 火保温时间长了,金相组织晶粒应很粗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 20: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用H13做热锻模具,只是我这用的真空炉,可以高压气淬,也可以油淬,我们选择油淬,来料先退火...,工艺:650   850  1040 三段加热,保温采用模具有效厚度的两倍时间计算(如100厚用200分钟)遇冷到900-950入油,遇冷阶段冲一定压力的氮气,直接冷到100度左右,出炉立即回火,第一次580,出炉风冷到室温,第二次620(小模块600),风冷到室温,第三次600,空冷,保温时间和淬火(单段)保温时间差不多。最终硬度47-50,我这最后真空离子渗氮.........如果材料没问题基本小点模具能打15000以上,最多到35000(我们模具<120厚的小模具额定寿命15000,大的10000,超过200厚且面积大的3000以上)大模具磨损快一点,小模具最终龟裂,反修,大的模块有时候会有疲劳断裂,箱式炉我这有时候也用,工艺差不多,保温时间短一点,(按1.5倍有效厚度算),没出现580就才46 47的硬度,600度就42度的情况,还有H13直接风冷就可以淬的硬的啊,只是硬度和红硬性好像不如快冷的,一般应该不会有碳化物析出的,回火温度也要降低,一般我们选择1040段温度保温适当长一点,考虑合金元素的溶解.对模具有所帮助.还有现在的国内H13材料太杂了,很多都不纯,选择电渣重熔的.(上钢五厂的好像比较好点)
个人认为H13做热锻模具不如3Cr2W8V好,当然后者比较贵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 08: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热处理工艺有点偷工减料的嫌疑。
何况V只有0.5%,请问你这个是H13(V含量0.8~1.2%)吗?H11(V含量0.2~0.6%)还差不多。
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 11: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开裂有很多原因: 1. 材料原因, 2.锻造原因 3. 热处理原因,4, 使用原因, 比如, H13要求充分预热. 不知你们那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9-2 1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你的保温系数由点问题,1MIN/MM 太多了
个人觉得0.6min/mm 左右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9-2 12: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我们这里h13,580 回火的话硬度在51-52 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9-2 13: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 耿建亭
这个帖子沉了很长时间;对HIT没有进一步说明:
HIT工艺是日本大同在压铸模淬火方面比较先进实效一个工艺;
简述如下:从1030度采用人工气冷、水雾冷却等方式,冷却到550度左右;
然后油冷到150左右。完成淬火操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耿建亭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8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9-2 13: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重新评估楼主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1、虽然楼主的材质成分有偏差,主要合金元素含量低于标准含量;即使如此,此材料做成的锻模也不会在“一个班次”内断裂;
2、材质问题;恐怕材质的问题不仅仅是成分偏差;初步可以怀疑原钢材组织异常:
3、热处理工艺问题需要探讨;300度左右出油,这个300度估计应该是模具的表面温度,那么次表面(厚50mm以内)的温度呢,我想会更高,那么心部温度呢?会不会在400度左右?工件表面从300多度空冷到150度左右,我想不会在几分钟内完成,这个降温过程比较缓慢;也就是在这个降温的时间段内,次表层和心部形成了上贝,,,这是脆性非常大的组织。----正因为此,模具才会很快断裂。
4、正象SOCHI和耿工讲,恐怕预冷到800度淬火,有点问题。 本帖最后由 shenfuhai 于 2009-9-2 14:01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耿建亭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6 19:52 , Processed in 0.0554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