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9-1 20: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用H13做热锻模具,只是我这用的真空炉,可以高压气淬,也可以油淬,我们选择油淬,来料先退火...,工艺:650 850 1040 三段加热,保温采用模具有效厚度的两倍时间计算(如100厚用200分钟)遇冷到900-950入油,遇冷阶段冲一定压力的氮气,直接冷到100度左右,出炉立即回火,第一次580,出炉风冷到室温,第二次620(小模块600),风冷到室温,第三次600,空冷,保温时间和淬火(单段)保温时间差不多。最终硬度47-50,我这最后真空离子渗氮.........如果材料没问题基本小点模具能打15000以上,最多到35000(我们模具<120厚的小模具额定寿命15000,大的10000,超过200厚且面积大的3000以上)大模具磨损快一点,小模具最终龟裂,反修,大的模块有时候会有疲劳断裂,箱式炉我这有时候也用,工艺差不多,保温时间短一点,(按1.5倍有效厚度算),没出现580就才46 47的硬度,600度就42度的情况,还有H13直接风冷就可以淬的硬的啊,只是硬度和红硬性好像不如快冷的,一般应该不会有碳化物析出的,回火温度也要降低,一般我们选择1040段温度保温适当长一点,考虑合金元素的溶解.对模具有所帮助.还有现在的国内H13材料太杂了,很多都不纯,选择电渣重熔的.(上钢五厂的好像比较好点)
个人认为H13做热锻模具不如3Cr2W8V好,当然后者比较贵了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