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7081|回复: 18

[求助] 20CrMnTi渗碳工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20 21: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123猪掉地 于 2013-5-20 21:19 编辑

请问各位专家,在日常的20CrMnTi渗碳工作中的工艺制定区别在什么地方,渗碳前处理工艺一般是什么。
1. 930度渗碳,后炉内缓冷至840~860度,直接淬火,150~200回火。
2. 930度渗碳,随炉炉内缓冷至室温,而后重新加热至840~850度淬火+回火。
3. 930度渗碳,油淬,重新加热至840~850度淬火+回火。
4. 930度渗碳,油淬+回火。
工艺的制定毕竟与技术要求相关,那么针对三种工艺讨论:
第一种工艺较常见,那么此工艺在控制晶粒度方面是否存在弊端呢,晶粒粗化是否十分严重?
第二种工艺炉内缓冷至室温肯定有大量的碳化物出现,有文献提到中间加入一部高温回火,然后重新加热淬火,不知道可行性如何。
第三种工艺可能会导致变形稍微严重,但其渗层组织相对是很“干净”的。
第四种工艺同第三种,只是变形及晶粒度不能控制。
请问各位专家,在日常的生产中,采用何种工艺针对此材料渗碳是相对较合理的呢。
本人了解的东西相对较少,在此本着学习的目的,望专家给予宝贵意见。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5-20 2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是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日常的20CrMnTi采用第一种工艺就可以,第二和第三种工艺主要针对的是合金元素含量比较高,淬火之后参与奥氏体含量比较高,而客户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的时候才采用,相对来说变形量会比第一种工艺大,操作起来也比较繁琐,风险也比较高,第三种工艺好像缺少了一项高温回火工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2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一狼 发表于 2013-5-20 22:25
工艺是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日常的20CrMnTi采用第一种工艺就可以,第二和第三种工艺主要针对的是合 ...

那么第一种工艺与工艺二和三相比 是否晶粒尺寸会粗呢,第二三工艺都有重新淬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5-21 21: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123猪掉地 发表于 2013-5-21 20:26
那么第一种工艺与工艺二和三相比 是否晶粒尺寸会粗呢,第二三工艺都有重新淬火

第一种工艺使用于渗层比较浅的,时间不是很长,渗层不要超过1.75mm,变形量小,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渗层在1.2以下的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针长在3到4级左右,1.2-1.75mm残余奥氏体与马氏体针长在4到5级左右,前提条件是原始组织合格。第二和第三种工艺适合技术要求比较高,合金元素含量也比较高,渗层比较深的等,但是变形量会稍大,以上是我个人工作中总结的,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5-22 2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材料1.8mm以下的渗层第一种方案一般都能满足的,预处理正火做好,渗碳过程控制好马氏体3-4级是可以做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30 15: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从事渗碳氮化自动化控制也有五六年,跟很多热处理厂调试过渗碳设备,跟现场技术员也交流了很多,对渗碳氮化有一点意见跟建议,若这位仁兄不见外可加我QQ373185824 我们切磋下工艺   ,本人姓朱 ,谢谢

点评

签名违反论坛规定,请立即修改!  发表于 2013-7-6 11:38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0 贡献值 -20 收起 理由
stove -20 -20 签名违反论坛规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7-6 14: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CrMnTi材料我司有效硬化层在2.20mm以内,都采用苐一种方案工艺能满足要求,主要是强渗与扩散比的问题,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在3~4级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8 17:5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华热处理 发表于 2013-7-6 14:37
20CrMnTi材料我司有效硬化层在2.20mm以内,都采用苐一种方案工艺能满足要求,主要是强渗与扩散比的问题,马 ...

硬化层很厚啊,那你们的强渗与扩散时间比一般为多少呢?我们这里为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7-9 14: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liuchen 发表于 2013-7-8 17:57
硬化层很厚啊,那你们的强渗与扩散时间比一般为多少呢?我们这里为2:1。

这个要根据有效硬化层要求深浅来制定强渗与扩散的比例,比如有效硬化层0.6~0.8mm与1.80~2.20mm强渗与扩散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有效硬化层0.6~0.8mm就不需要设扩散段,强渗后直接降温至淬火温度均热后油冷即可。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强渗与扩散比例哦,只要是产品渗碳淬火后能达到技术要求就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13 16: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华热处理 发表于 2013-7-9 14:40
这个要根据有效硬化层要求深浅来制定强渗与扩散的比例,比如有效硬化层0.6~0.8mm与1.80~2.20mm强渗与扩 ...

谢谢了!学习了。有效硬化层1.1~1.5mm的技术要求,强渗与扩散到比例你认为是多少合适呢(我们的产品只要硬化层够了,其他无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7-13 17: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liuchen 发表于 2013-7-13 16:24
谢谢了!学习了。有效硬化层1.1~1.5mm的技术要求,强渗与扩散到比例你认为是多少合适呢(我们的产品只要 ...

请问你们公司用的是哪种炉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14 13: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的20CrMnTi采用第一种工艺就可以,第二和第三种工艺会导致变形稍微严重,一般要客户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的时候才采用,相对来说第二种工艺比较好,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我们现在1.8~2.1的是采用强渗与扩散的比例为3比1,炉内缓冷至400度左右就是大约在缓冷室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在再加热至840淬火,这样的工艺组织比第一种工艺好多了。第三种工艺还缺少了一项高温回火工艺,否则会有开裂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8: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jmk 发表于 2013-7-14 13:55
日常的20CrMnTi采用第一种工艺就可以,第二和第三种工艺会导致变形稍微严重,一般要客户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

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7-14 21: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CrMnT适合深层渗碳吗?比如1.8mm以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15 0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可以的,材料和层深好像没有什么关系的吧,主要看用户需要。我们现在最深的做到2.5m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15 16: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华热处理 发表于 2013-7-13 17:07
请问你们公司用的是哪种炉型?

是汇森的厢式多用炉,型号:SHQB-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7-16 14: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liuchen 发表于 2013-7-15 16:57
是汇森的厢式多用炉,型号:SHQB-10

有效硬化层1.1~1.5mm的技术要求,强渗与扩散比例,个人认为3∶1比较合适,供你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2-14 1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ccando06 于 2013-12-14 10:50 编辑

我司的渗碳为:渗碳(920℃)+缓冷+高温回火(630℃)+机加+淬火(830℃)+低温回火(180℃)+低温回火(180℃)
热处理新人,望各位大侠多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3-6 19: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hangong 于 2014-3-6 19:02 编辑
金华热处理 发表于 2013-7-6 14:37
20CrMnTi材料我司有效硬化层在2.20mm以内,都采用苐一种方案工艺能满足要求,主要是强渗与扩散比的问题,马 ...


您好!我们是在1.75左右的硬化层。请问您们的心部硬度是多少?我们用的是双排连续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21:20 , Processed in 0.0641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