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0985|回复: 10

[求助] 奥氏体化温度的保温时间有计算公式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4 10: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时间与保温时间我想是两个概念,首先是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才能保温!!!
加热时间有计算公式,那在奥氏体化温度的保温时间有计算公式吗,望大伙不吝赐教?


下次发帖请注意明确标题,方便别人解答

[ 本帖最后由 ehai237 于 2008-2-24 11:27 编辑 ]

签到天数: 11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2-24 1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氏体化温度的保温时间和加热的温度,加热速度,装炉量,产品的形状大小,加热的设备,及产品要处理的方式等等有一定关系。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2-24 1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热时间=升温+保温。
保温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工件透热,二是组织转变和均匀化。过程一与工件形状及装炉有关,过程二与材料成份有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8 10: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个时间概念需要纯清:1.均温:炉膛内的各处温度均匀化的时间;炉膛温度和加热件的表面温度均匀化时间;2,保温:使加热件从外到里都达到需要的温度(包括组织转变、固溶、重结晶等等)的时间。
均、保温时间如2楼所说各厂有差异。
保温时间更主要的和加热件的导温、导热系数有关,即加热件物性起了主要作用,在均温后是物性决定了时间的长短。各种材料的不同温度段有不同的导热导温性,和炉温的热交换率是不同的,因为传热时高温段主要靠辐射加空气,效率很高。
大型件比小型件的加热时间长得多,主要是内部到温慢的缘故。
常规工艺用100mm当量厚度保温2小时的做法源于ASME的规定——那里规定1英寸至少保温半小时。
加热的计算式也有,热处理手册、锻压手册里多得是,但多数是纸上谈兵——因为大工业生产比实验室模拟复杂的多。这里还有一个遵守法规和工艺计算的协调问题。法规是第一位的,例如计算或查表需保温3小时,而法规需要4小时——那你就得4小时!
现场情况复杂得多,我倒真希望交流纷乱繁杂工况下的技术处置诀窍。

[ 本帖最后由 ehai237 于 2008-2-28 19: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ehai237 + 10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2-28 1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fqhhg 的帖子

我对保温时间有不同看法,保温时间应该是炉子升温到设定温度时开始计算,直到工件出炉。而且根据你的叙述保温时间还应该包括升温时间,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签到天数: 27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8-3-2 16: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升温时间要考虑1.材料,产品形状,炉量

保温时间要考虑1.材料,产品有效厚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6 09: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五楼。保温时间不包括升温时间。加热时通常是三段式操作:一,升温;二:均温;三:保温。这在教科书编制时我们都讨论过且统一了认识。我上面写的主要想强调均温的重要性,在教传热学时曾经对此用了二学时来描述。尤其对大型件,更要注意。我曾对6×6×32m的大型热处理炉做过热效率测试,对其温度场测试和对直径5m的大型筒体锻件进行加热阶段的跟踪测试,深深感到均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日本和奥地利研习时,对他们的加热进行了深入对比,发现人家是把均热作为考核加热有效性(可靠性)最重要的一环来抓的。所以有感而发。如果大家认为这只是大型件的特例而忽略它,我觉得不太好。另外,我曾对汽车用锻件连续处理过程进行过跟踪,在与德国人交流时,他们介绍连续热处理时的软件时间代码设计时都考虑了均温时间。就是说,都不单单考虑了材料导热系数非均匀问题,还考虑了某温度场下传热系数波动因素等等问题。这种软件使用时让人放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调质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9 21: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热时间包括升温+均温+保温.有些地方不说均温时间,只是工艺人员把影响因素考虑到加热时间或保温时间里去了,我赞同将均温时间重点考虑,通过精确计算加热时间,要避免因加热不足造成返工,也要反对宁长勿短过于保守思想.均温时间的确定不仅要看工件尺寸,还受到工件形状,装炉量,装炉方式等因素很大影响,过去传统方法是靠经验丰富的师傅打开炉门观测工件,来确定均温结束,保温开始.随着计算机应用,越来越有必要将均温时间精确计算,其实难度是比较大的.还请 fqhhg详细讲解.看大家有无好的计算公式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3-11 23: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资料说黄金分割系数做透热系数很好,具体怎么算得忘了,好像就是0.618+1=1.6,起码在我这里生产验证还好

[ 本帖最后由 xtpeak 于 2008-3-11 23:19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7 15: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处理化的加热时间包括升温和保温过程,即指工件从室温加热到所要求温度时的升温时间和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完成奥氏体相变并均匀化的保温时间。所以,奥氏体化的保温时间当然是指处在奥氏体温度之后的时间。现在进行各种热处理时,经常是不加区分升温和保温时间的。实际上,对于小工件,对于升温速率比较大的热处理过程,这种不细分的做法,个人认为,误差会小点;反之则可能误差会较大。对于现代的热处理的精细研究,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好的区分这两个时间。就先说升温过程吧,升温时间是与工件的形状(厚度和宽度等)、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加热的介质——这也主要是升温的速率有关,一般的,对于厚工件,如果升温速率过快,容易造成工件表面和心部之间,厚薄截面之间升温不一致而产生温差,导致胀缩不同期,产生应力而变形开裂。但是目前很少见过这个过程的计算公式。保温时间与材料的成分在奥氏体区的扩散速率有关,与各种成分在奥氏体区扩散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关。但是目前这两个时间一般笼统的用公式:t=a*K*D  来计算,式中:t加热时间(分或秒);a—加热系数(分或秒/mm);K—工件装炉修正系数。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其计算时还应该考虑工件的形状因子。如果各位有更好的经验及模型计算公式,不妨拿出来相互交流一下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3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3楼,说得很准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9 08:24 , Processed in 0.0515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