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6163|回复: 15

[讨论] 讨论酸洗后对磨削烧伤程度判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7-10-20 00: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凸轮及轴承套圈,因其使用环境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其表面烧伤有严格要求,根据标准,其对烧伤的判断仅仅为简单的一般描述:一般烧伤为灰白色或浅白色,二次烧伤为亮白色,正常的为灰色。描述中并未对烧伤程度作描述,来成为判断的依据。
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同行能说说,你们在判断烧伤程度的一些小技巧或方法!还有你们有做过判断烧伤程度的对照图谱么?
现在有一种叫磁弹法来检测零件表面烧伤程度,有同行使用过这类仪器么,也可以谈谈这种方法的优缺点/。

签到天数: 2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7-10-20 11: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igershu 于 2007-10-20 00:31 发表
凸轮及轴承套圈,因其使用环境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其表面烧伤有严格要求,根据标准,其对烧伤的判断仅仅为简单的一般描述:一般烧伤为灰白色或浅白色,二次烧伤为亮白色,正常的为灰色。描述中并未对烧伤程度作描述,来成为判断的依据 ...




目前对烧伤的判断是仅仅为简单的一般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10-20 15: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内,检查磨削烧伤的厂家可能不多。我公司也只针对某些出口产品检查(有要求的),检查方法也是传统的酸浸法。
由于目前量比较大,也在考虑用磁弹法。芬兰有家公司的设备不错(也是外商推荐的),只是报价在60万YMB左右,还在磋商中。
酸浸法简单易懂,一学就会,现介绍如下(包括样品图),本方法与GB/T17879中的方法略有差别,仅供参考:
试剂:5%硝酸溶液
         3%盐酸酒精溶液
         5%碳酸钠溶液
         清水
        无水乙醇
步骤:
      工件放在5%硝酸溶液浸蚀15~30秒 → 水中清洗20~30秒 → 3%盐酸酒精溶液浸蚀20~30秒后→ 水中清洗30秒→立即放入5%碳酸钠溶液中中和1min→无水乙醇中浸入约10秒→ 取出立即观察磨削表面是否有黑色区域(如附图),黑色区域的多少即为烧伤程度的大小。
至于合格程度可能要双方协议规定或参照GB/T17879-1999 《齿轮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蚀检验》(http://www.rclbbs.com/viewthread.php?tid=10060&extra=page%3D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21: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希望贵公司买好设备后,能提供一些该设备检测精度等资料,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8 07: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3楼的办法不错,曾到一家轴承厂参观,他们用1:1盐酸(JB/T1255-2001),超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2: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请问fcjyiong你们买了该设备了吗,使用情况怎么样?盼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8-6-2 09: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我们采用硬度法与酸洗法结合,来判断磨削烧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8-6-2 1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说吧

这一阵忙,上网本是找个别的问题的,即然来了就说说,
酸洗磨削烧伤是每个轴承厂必不可少的检验,但真的在下面进行酸洗的又是些工人,而且酸洗成份控制并不容易(随酸洗量的增加,使用时间变化,酸洗液成份要发生变化)我们酸洗的配方与JB1255的略有不同的,用的是
1        脱脂       
无水碳酸钠25-35 g

磷酸三钠25-35 g
氢氧化钠10-20 g


水玻璃2-3 g
       
水1000毫升
2        热水清洗        水        100%
3        流动水清洗        水        100%
4        酸洗        硝酸15-25ml
                      水             1000ml
5        流动冷水洗        水        100%
6        明化1       
铬酐130-150g

硫酸4 g

水        1000ml
7        流动水清洗        水        100%
8        明化2       
盐酸(d=1.19)100-200ml

二氯化锡2g

金属锡100-200g
水        1000ml

9        流动冷水洗        水        100%
10        中和       
无水碳酸钠4-6%

水        余量
11        流动冷水洗       
水        100%
12        防锈       
亚硝酸钠6-8kg
无水碳酸钠1-2kg

水        余量
酸洗后烧伤部位呈黑色,无烧伤呈灰色(白烧伤很少见,一般如磨削发生严重操作失误时可能会出现)
磁弹仪测烧伤还是很有效的,但有时磁弹值会受附近电磁信号的干扰,还有就是检测位置比较受限,受探头的影响一些位置测不到,特别是内表面,另外测试效率低,测试仅及一条线,不可能所有表面都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6-2 10: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不好意思,设备还没买。
现在每天有3、4个人专查烧伤,由于老外认可这样的检验,估计短期内不会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非常好!!感谢JI高工公司认真的对待这个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1 14: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来检验曲轴的烧伤情况,但是对判断还是有点问题,刚做,新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6-20 17: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JB/T1255-200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中有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3-3 16: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stigershu 发表于 2008-6-1 22:20
请问fcjyiong你们买了该设备了吗,使用情况怎么样?盼回复。

我公司买了,Rollscan300,芬兰的,全英文说明,没有培训,有MP=90的硬度(HV1)还正常,一般MP=70就判严重烧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5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3-6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知名企业有自己的检验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6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3-6 13: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幸也接触过一些磨削烧伤的检测,感觉其原理就和我们在金相实验室腐蚀试样的原理有些类似:
 烧伤因热量大量聚集而产生了重新的回火或淬火,温度不太高时,会产生回火马氏体,温度更高会出现淬火马氏体;这两种组织与常规表层组织不同,自然腐蚀后颜色就不同了。
 用仪器测量的原理主要是因为组织不同,电导率、磁导率(还是叫导磁率啊,别纠结于此)也不同,所以就会在示值上有差别。
个人见解,不足为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3-7 1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是叫双酸洗,第一道用一定比例的硝酸,零件产生黑色的酸蚀层,第二道用一定比例的盐酸,去除酸蚀层,或者叫明化。注意每道次之后用水冲洗后都要到酒精中浸下,去除水分。 最后用碱性溶液中和。
正常表面应该是均匀的灰色,亮白部分为二次淬火烧伤,黑色部分为二次回火烧伤,注意这些烧伤大部分是沿着磨削方向的。 一般而言,二次淬火烧伤是不允许的,二次回火烧伤视应用而言,一般也不允许超过20%。
另外双酸洗对于脱碳,严重碳化物都可以检测,不过对于检验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5,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26 12:52 , Processed in 0.0610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